摘要:
深化金磚稅收合作 共拓金色發展之路 ——在金磚國家稅務局長會議上的發言2021年09月17日 來源:國家稅務總局辦公廳王 軍
尊敬的各位局長、各位同事,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好!很榮幸在疊翠流金、丹桂飄香的金秋九月與朋友們相聚“云端”,共商稅收合作前景,暢談稅務數字化未來。剛才,印度塔倫局長作了精彩演講,我受益匪淺,向您致以誠摯敬意,也期待接下來幾位稅務局長的精彩發言。
當今時代,經濟社會數字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數字經濟是全球未來發展方向”。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全球數字化進程進一步提速,驅動生產生活方式和國家治理方式創新變革,金磚各國更是在數字化助力下攜手抗疫,應對共同挑戰,取得了積極成效。本次會議我們圍繞“在新冠疫情帶來挑戰和數字時代背景下重新構建稅收征管的業務流程”開展交流,我和大家一樣,都深感稅收征管面臨新的挑戰,也蘊含著發展機遇,需要我們共商共進、化危為機。去年12月,全球稅收征管論壇(FTA)發布《稅收征管3.0》,對實現稅收征管的數字化轉型提出了具體指引。中國也于去年底制定并于今年3月正式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描繪了數字化背景下中國智慧稅務建設的藍圖。這與FTA《稅收征管3.0》在理念、方向、路徑等方面都高度契合,表明了中國堅定不移推進稅收征管數字化轉型升級的積極態度。借此機會,我與大家一起分享中國在這方面的探索歷程與愿景規劃。
一、數字化驅動稅收征管方式持續變革
依托數字化驅動稅收征管方式變革,是實現稅收治理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伴隨信息技術持續深入應用,中國的稅收征管方式不斷實現跨越式發展。
過去,我們是稅務人挨家挨戶上門“收稅”。受限于經濟發展水平,以前稅收征管主要依靠稅務人員走街串巷、進企入戶上門收稅,那時的稅收征管方式,通俗的講就是“收稅靠腿,宣傳靠嘴”。
現在,我們是納稅人足不出戶網上“報稅”。近十年來,中國不斷健全完善稅法體系和稅收征管制度,稅收信息化建設也不斷向前推進,逐步實現了納稅人按稅法規定自行計算申報數據并進行網上“報稅”。特別是建成全國統一規范的電子稅務局,截至目前已覆蓋全部稅務管理戶數的90%以上,全國納稅人通過電子稅務局辦理的業務占納稅人所有業務的80%以上。
未來,我們將在智慧稅務引領下進一步實現自動“算稅”。我們正致力于利用企業經營指標等大數據,依照稅法制度規定,依托新的算法,逐步實現信息系統自動提取數據、自動計算稅額、自動生成申報,經納稅人確認或補正后即可線上提交,大幅減輕納稅人辦稅繳費負擔。對此,我們已在2020年首次實施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中進行了有益嘗試,運用大數據和稅收規則進行自動算稅與申報表信息預填,將信息通過個人所得稅APP推送給納稅人確認。在今年的匯算清繳中,有98%的納稅人登錄APP確認無誤后,就順利完成了匯算申報,既提高辦理準確性,又促進納稅遵從,效果非常明顯。今后,我們將面向企業及所有稅種和費種推廣這一成果。
二、數字化驅動稅收征管流程優化重塑
稅收征管數字化轉型不是簡單的業務搬家或技術嫁接,而是要通過發揮技術支撐、要素賦能等作用,驅動稅收業務應用升級和流程重構。中國稅收征管和服務流程也在數字化驅動下,經歷了從“上機”到“上網”再到“上云”三個階段的優化重塑。
第一階段:通過“上機”替代手工操作流程。上世紀80年代以后,隨著計算機單機應用不斷普及,中國稅收征管從純手工處理逐步轉向計算機操作,數據信息由電子儲存替代了手工記載,大幅壓縮了傳統的手工操作,建立了以計算機為依托的征管運行流程。
第二階段:通過“上網”改造傳統業務流程。近十年來,隨著互聯網的蓬勃發展,中國稅收征管開始進入信息化階段,啟動并完成了“金稅工程”三期建設,逐步實現大部分稅收征管和服務通過網絡實現,市場主體涉稅信息也在稅務部門內部逐步實現互聯互通,傳統線下“面對面”的征管和服務流程,逐步轉向“非接觸式”線上辦理,使得征納雙方的時空距離拉近了,稅收征管和服務各環節銜接更緊湊、流程更簡便,既使稅務部門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又使納稅人繳費人辦稅繳費更省時、省力、省事、省錢、省心。特別是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中國稅務部門大力推廣“非接觸式”辦稅繳費,范圍已拓展至214項業務,203項可全程網上辦,90%的涉稅事項、99%的納稅申報業務以及企業和個人繳納社保費基本都可網上辦、線上辦、掌上辦,既保障了疫情期間辦稅繳費安全,又促進了減稅降費政策直達快享。
第三階段:通過“上云”打造智能征管流程。隨著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廣泛運用,我們正在開啟以數據的深度挖掘和融合應用為主要特征的稅收征管智能化改造,計劃通過1-5年的努力,基本建成以稅收大數據為驅動力的具有高集成功能、高安全性能、高應用效能的智慧稅務,推進稅收征管和服務流程全方位創新變革,打造“無風險不打擾、有違法要追究、全過程強智控”的稅務執法新體系,“線下服務無死角、線上服務不打烊、定制服務廣覆蓋”的稅費服務新體系和“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互聯網+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風險’監管為基礎”的稅務監管新體系。
三、數字化驅動稅收征管效能不斷提升
大數據深度應用必將帶來稅收征管效能大幅提升。中國稅收征管已經歷了“經驗管稅”和“以票管稅”兩個時期,正在向“以數治稅”時期邁進。
在“經驗管稅”時期,稅收征管效能主要依靠人的經驗積累而提升,體現的是加法效應。隨著征管經驗增加,征管效能會相應提升,但受制于人的自身所限,這種提升的幅度有限,且是一個相對緩慢的過程。
在“以票管稅”時期,稅收征管效能主要依靠票的關聯監控而提升,體現的是倍增效應。依托金稅工程和增值稅發票管理系統,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稅收征管逐漸向“以票管稅”轉變。特別是2014年以來,我們對金稅工程進行了系統性改造并持續升級提效,中國增值稅發票系統已能實現對所有票面信息的“T+1”歸集。通過對發票所記載的貨物和服務交易對象、品名、價格、金額、流向等信息進行交叉比對、關聯監控,及時發現涉稅風險并快速應對,稅收征管效能得到了倍增,目前利用發票核查風險的準確率已超過90%。
“以數治稅”時期,稅收征管效能主要依靠數的聚合賦能而提升,體現的是乘數效應。大數據時代的稅收治理必然進入“以數治稅”階段。當前,我們正以發票全領域、全環節、全要素電子化改革為突破口,啟動實施金稅工程四期建設,持續拓展稅收大數據資源,深入推進內外部涉稅數據匯聚聯通、線上線下數據有機貫通。在此基礎上,通過法人稅費信息“一戶式”、自然人稅費信息“一人式”智能歸集,實現對同一企業或個人不同時期、不同稅種、不同費種之間,以及同規模同類型企業或個人相互之間稅費匹配等情況的自動分析監控,讓數據既能以最小顆粒度像串珍珠一樣自動靈活組合,又能以最大精細度像切鉆石一樣多維度折射光彩。以此全面驅動稅務執法、服務、監管制度創新和業務變革,全面提升稅收征管效能和稅收治理水平。
我們相信,從“收稅”到“報稅”到“算稅”,從“上機”到“上網”到“上云”,從“經驗管稅”到“以票管稅”到“以數治稅”的過程,就是促進納稅人從“被動遵從”到“主動遵從”到“協同遵從”的過程,就是稅收現代化不斷向前邁進的過程。
女士們,先生們!
前不久發布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三次會晤新德里宣言》指出,金磚國家必須將技術和數據的高效應用作為各項發展的優先方向,并鼓勵在這方面深化合作。這也為我們五國稅務部門在新冠疫情挑戰和數字時代背景下深化稅收領域合作指明了方向。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我們要推動開放創新增長,助力世界經濟平穩復蘇,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這一目標的實現,離不開稅收作用的更好發揮。在此,我倡議:
一是加強疫情防控合作。堅持同舟共濟、患難與共、守望相助,分享抗疫信息,交流抗疫經驗,攜手抵御疫情。在助力疫苗聯合研發、合作生產、標準互認等領域充分發揮稅收作用,貢獻稅務力量。二是加強信息化建設合作。建立金磚國家稅收信息化交流機制,通過舉辦稅收信息化建設論壇等方式,增進溝通合作。加強與G20、OECD等重要國際組織交流,廣納博采國際先進理念和經驗,推進金磚國家稅收信息化實踐。三是加強征管互助合作。鞏固金磚國家稅收多邊合作成果,不斷提高各國間稅收確定性,積極化解和消除涉稅爭議,支持企業彼此間投資興業。持續加大對跨國避稅等案件的聯合打擊力度,維護各國稅收權益和市場秩序。四是加強能力建設合作。持續強化金磚國家稅務部門間互學互鑒互助,促進提升稅收征管能力,并積極向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技術援助和培訓支持。
女士們,先生們!
象征著團結奮進的世界最高雕像——“團結雕像”就坐落在本次會議的主辦方印度。相信本次會議也將成為深化金磚國家稅收領域團結合作的新起點。讓我們攜手并肩,抓住數字時代改革機遇,共同應對新冠疫情挑戰,推進稅收征管數字化轉型升級,共同開拓金磚國家稅務合作的金色發展之路,為世界經濟早日復蘇和全球經濟治理作出更大貢獻!
謝謝大家!
來源:國家稅務總局首頁 > 新聞發布 > 稅務新聞